中山市人民醫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區,坐落在蓮峰山麓,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臨床研究生教學基地和廣東醫學院的臨床學院。先后榮膺“愛嬰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信息化示范單位”、“衛生部數字化醫院試點示范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構建和諧關系示范醫院”等光榮稱號。2018年在廣東省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獲全省第三、地級市第一的好成績。2019年我院案例“全面多維度的醫院績效評價體系”入選“中國現代醫院管理典型案例”,全國僅4家醫院獲此殊榮。
醫院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7.9萬平方米。院內綠樹成蔭,環境優雅舒適。擁有員工3300人,其中高級職稱703人;博士學歷98人,碩士55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中國醫師獎獲得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獨立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為全國第一家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級市醫院,截至2020年底共引進培養博士后科研人117人,留院工作73人。作為第一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擁有27個專業培訓基地,其中口腔全科基地是“2021年度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是省內唯一擁有全國重點專業基地的地級市醫院。2018年通過國家級胸痛中心認證。
附設有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腫瘤研究所、中山市臨床醫學研究所、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山市老年醫學研究所、中山市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先進診斷與先進治療臨床研究中心;擁有口腔分院、蓮峰門診、腫瘤分院、南朗分院等分部。年門急診人次逾300萬,出院人次逾9萬,全院手術及操作人次逾6萬。
醫院各類學科齊全,編制床位2000張,開放床位2040張(包括康怡特診中心床位130張和僑商會樓病房床位60張),61個臨床醫療科室,16個醫技科室,78個專科門診。擁有大批現代化醫療配套設施,如256層螺旋CT 1臺、MRI 3臺、直線加速器2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5臺、共焦激光眼底造影系統、自動化藥房系統、復合手術室等。
醫院堅持科技興醫的發展戰略。2001年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目前是國內唯一獲準可同時開展所有大器官移植的地級市醫院。2016年5月24日,一天內組織五臺大手術,并實現所有大器官在同一醫院完成捐獻和移植,在國內醫院屬于首例。2017年,我院成功為8歲男孩實施心臟移植手術,創下此類手術年齡新低。迄今共完成器官移植1400余例,其中心臟移植99例,肝移植297例,腎移植998例。2013年成立器官獲取組織(OPO)以來,完成器官捐獻287例,獲取器官(組織)1283個,1278名患者因為捐獻器官得到救治。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2007年亦通過衛生部準入評估,成為中華骨髓庫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定點醫院。2012年通過評審成為衛生部腦卒中防治重大項目基地醫院。附設于醫院的中山市腫瘤研究所,被評為“廣東省五個一工程重點專科”,連續多次參加鼻咽癌國家攻關課題。擁有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血液內科、普外科、急診科、內分泌科、檢驗科、口腔科、胸外科、腫瘤科、眼科等11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檢驗醫學中心通過國家認可委ISO15189醫學實驗室評定。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順利通過衛生部評審,并與法國國際盆底康復學校合作成立國內首家中法聯合盆底康復培訓中心。2011年心血管內科等首批8個臨床專業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獲得此資格的地級市醫院。是中國首批“PAC區域示范醫院”、“PAC長效避孕示范基地”及“PAC五周年十大感動人物團隊”。
截至2016年共獲得中山市科學技術獎74項,其中一等獎14 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46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項。2019年共發表科研論文264篇,其中SCI收錄31篇。核心期刊發表78篇,出版專著1部,發明專利1項。在各級學會、雜志擔任職務:其中國家級常委7人、委員56人,中華系列雜志4人。為36所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實習基地,2017年與香港城市大學等院校達成教學合作。2018年與河南大學護理學院簽署了碩士研究生教學合作。
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數字化醫院,實現了無紙化、無膠片化運作。現擁有50多個信息模塊,充分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使用,為醫院管理、病人就診構筑了高效的信息平臺,帶來了管理模式和就診模式的巨大變革。《大規模集成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先后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倍增計劃"優秀項目,醫院數字化建設在國內享有盛譽。醫院獲邀參加研究“中國醫院信息系統基本數據集標準”,被委任為第五組組長單位,還獲得衛生部首批公布的“數字化醫院試點示范醫院”稱號。早在2009年已在國內率先開通114門診預約服務,并實現了光盤刻錄保存病歷,入選衛生部電子病歷試點單位。《基于三網融合的數字醫療互動應用服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科研課題先后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技獎二等獎。醫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的《面向數字化醫療的醫學圖像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唯一獲得國家級獎勵的項目。官網、官微多渠道門診預約就診,省內率先實現微信平臺的檢驗結果自助查詢,實現智能自助繳費服務終端,全國住院醫保實時結算。
積極探索對外合作模式。在醫聯體的建設方面,醫院牽頭聯合18家醫院及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了以資源共享、技術支持、服務銜接為紐帶,各單位分工協作的醫聯體;2019年10月,通過鎮區醫院托管的方式成立南朗分院。通過“中山市胸痛中心”、“綜合卒中中心”“中山市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疾病聯盟”、“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中山分中心”、“中山市呼吸專科醫聯體”、“粵港澳大灣區神經外科聯盟”等組建了多個專科聯盟。同時積極推進六大中心(影像、病理、檢驗、消毒供應、心電、手術麻醉)的建設,為區域內醫療機構提供三甲醫院的服務,實現高端資源共享,填平補齊各合作醫院發展不平衡的短板,促進了下級醫療機構的發展。按照三甲醫院的功能定位和區域醫療中心的發展目標,積極探索新醫療格局下各種內生需求,與國內外合作伙伴開展全方位合作,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與西藏、云南等對口醫療幫扶單位以多種形式開展互聯網+醫療、駐地指導,切實提升受扶單位的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分級診療和精準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醫院與國內外著名醫療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自1993年以來,醫院與澳大利亞醫療隊共開展了6次“開心行動”.1998年與美國夏威夷皇后醫院結為姐妹醫院,之后又先后與臺中榮民總醫院、法國尼瑪大學醫學院附屬卡瑞摩醫院、澳門鏡湖醫院簽約成為友好醫院,分別與瑞典哥德堡大學附屬耳鼻喉醫院、美國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香港亞太口腔醫療組織、香港中文大學、臺灣慈濟骨髓庫、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等醫療機構及高校就相關專業科研醫療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并按計劃逐項開展。近年來還加強了與香港醫療政策研究學院、香港大學、香港伊麗莎伯醫院、美國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等的聯系。為進一步加強與國際醫療水平的接軌,多年來我們分別選送醫療和護理骨干分赴美國、德國、比利時、英國、法國、香港的醫療中心進修學習。截至2019年底我院在德中交流項目中共派出38人赴德進修學習。此外,與北京安貞醫院共同完成“骨髓內骨髓移植誘導心臟移植術后長期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臨床應用研究”的課題,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更值得一提的是,受澳門鏡湖醫院的邀請,我院先后派駐多名肝膽專科技術骨干到該院,為其提供技術指導。廣泛的對外交流促進了我院醫療技術水平的全面提高,醫院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正逐年加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山市人民醫院的全體員工一直以孫中山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激勵著自己,不斷追求和探索,為保障民眾的身心健康而不懈努力。